2013年11月23日上午9点,由中国市场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北京物资学院、北京物流协会主办,北京物资学院与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暨“推动流通模式创新,加快流通产业发展”高层峰会在我校国际交流中心报告厅召开,我校副校长翁心刚主持了开幕式。
莅临本次论坛的嘉宾和领导有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蔡进、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王选庆、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荆林波、日本流通经济大学法学院原校长北京物资学院客座教授野尻俊明、流通经济大学教授北京物资学院客座教授矢野裕儿、韩国中央大学研究生教授申仁光、丹麦VIA大学教授Agnieszka 女士、北京物流协会副会长林有来、北京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林亚、我校党委书记李石柱、校长王旭东、党委副书记沈小静、副校长许晓革、副校长刘丙午、校长助理邬跃。参加本次论坛的还有来自日本、丹麦、韩国的各界学者以及中外流通、物流产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学者。《求是》、《光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北京电视台、《现代物流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对大会进行报道。
开幕式上,我校党委书记李石柱致开幕辞,他代表我校全体师生对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界的精英表示感谢。李石柱书记指出,随着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等正在成为重要的商品流通方式,推动传统商业模式与业态的转型升级。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加快了流通模式创新,推动了流通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他表示,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随着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流通业必将形成一系列深层次的变革。
李石柱表示,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对我校学术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我校面向物流行业的学术交流已经有了较成型的模式,2012年以来,学校采取了“对外开放合作、对内凝聚人心”的工作方针,全面启动了与中关村、通州区、商务系统、证券期货系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五大合作,成立了现代物流产业研究院。李石柱向与会嘉宾介绍了物资学院在服务流通业的一系列创新探索:在面向政府方面,更加重视服务地方政府;在面向流通企业方面,向联盟化、工程化方向发展;面向流通学术界,两坛一刊的学术交流平台已基本形成;面向流通教育界,中美物流教育论坛面向全国物流教育系统展开,与美国物流学界交流探讨。除此之外,学校正在打造两种新的服务模式:一是面向全国物流园区,探索智慧物流创新园;二是面向期货行业,借助校友的优势建立期货研究所,打造服务期货业的研究平台。
李书记希望本届论坛仍就推动流通模式创新,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议题展开研讨,聚焦商业环境,破解流通困局,带来新的理念,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开幕式结束后,国际交流中心会场将继续举办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主题演讲。国内外物流专家将围绕论坛主题“推动流通模式创新,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继续开展主题演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