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登录系统

运行管理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运行管理 > 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

来源:    2013-05-16

制度保障

(1) 实施实验教学资源高度共享的开放机制

中心的实验教学资源面向全校多个学科的教师和学生运行开放。为了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中心构建了开放的实验项目建设管理机制,学生和教师根据现有的实验现状、科研项目、实践需求等向中心提出实验申请。中心实验教学资源对所有学生开放,所有实验的开放实行教师预约和学生预约方式。中心根据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教学资源的预约,为其提供相应的实验时间、地点、实验材料与设备、实验学生与教师等。

(2) 实施信息平台化的实验教学反馈机制

中心借助于各种反馈信息来指导实验教学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在实验教学管理中,中心利用智能化中心网络信息管理平台收集教学团队和管理团队的反馈信息,对实验室的所有信息采用信息化的方式管理。所有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利用信息平台来建立实验教学的相关档案。平台将数据入库,并利用后台的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统计分析的结果公布于管理平台,相关的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可以通过平台直接了解到实验设备、实验材料、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实验教师等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

(3) 实施实验考评方法多元化

本中心的实验考核充分体现现代教育评价与测量的思想,按照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制订相应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形成多元化实验考核模式。

第一、兼顾过程和结果。兼顾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实验学习过程的考核包括实验预习、实验表现和纪律、实验仪器使用的规范性和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等。实验学习结果的考核方式包括实验理论综合考试、实验报告、和实验答辩。综合设计型实验项目报告根据实验方案的创新性、可行性、严谨性,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实验报告的规范性等要素进行评定。

第二、兼顾学生和教师。既考察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能力发展指标,又衡量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是否遵守规范,是否把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第三、兼顾集体和个人。既考察学生个人的学习效果指标,如实验报告和论文完成质量,又衡量在完成各种类型实验和实践活动任务中,小组每个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素养。

中心在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考核方式,严格规范了实验教学的考试与考核要求、考试范围和考核方法等。考核方式主要采用平时成绩、操作规范和期末笔试成绩相结合的办法。平时成绩以实验操作、实验能力、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为依据。鼓励学生在实验中有所创新。实验成绩及时登记、建档,避免了以往单纯考核基本知识的片面性。综合性实验的考核方式,课前预习占5%,实验操作和过程占20%,实验报告60%,期末讨论和笔试占15%。研究设计和创新实验,主要考核学生综合的实验研究能力,包括实验课题选择,综合设计,实验实施,数据分析,实验报告写作,集体讨论。根据各项内容综合评定。如果公开发表实验报告,则增加创新分。实验报告60%,期末讨论和笔试占15%